湾湾讨论:福建艦完成電磁彈射!驗證J35,电磁弹射成功?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福建艦日前完成電磁彈射驗證
J35、KJ600、J15
都是重型戰機、大型戰機
不得不說這算蠻厲害的
想看看高手有沒有看出什麼破綻與缺失
台海與西太平洋局勢真的越來越嚴峻
美國人緊張
J15有掛彈???
電磁彈射35,電磁彈射側衛,美國跟蘇聯的夢被中國實現了
假的,根本彈射氣沒冒煙,而且還連續彈射,這你敢信?
对岸小粉紅又順風局了,贏贏贏
看看高手有沒有看出什麼破綻或是造假成分啊?我也是抱持著存疑來看
常規動力彈射一次要待機充電很久才能彈下一架
日本差不多該有第三艘航母了吧
如果只看影片留言的話已經福建號天下無敵了
好屌
我都告訴我自己不能只會當鴕鳥
三艘航母也不夠,再多做幾艘吧
能彈射預警機也好猛
如果穩定,接下來就是下水餃了
說不定可以看到六艘同時開建
076也有一條電磁彈射器
成功肯定開始瘋狂造艦,美國根本沒能力拼量能
重型機能起飛彈射的力度沒問題,只是看不出彈射的間隔時間。
充電速度和能量來源(常規/核能)根本就沒有關連性
反應爐還不是要連接發電機才能發電
一下說冒黑煙(鍋爐本來就會冒煙),一下問為什麼彈射器沒有冒煙(就電磁彈射怎麼會冒煙?有冒煙才奇怪吧?)人家就真的彈出了殲15、殲35和空警600 確確實實,
唯一不是美國彈射器的航空母艦,當初一堆說開不出港、電磁彈射有問題,現在呢?人家真的拍出來,還要硬酸,不覺得這樣很沒品嗎?
這是AI影片吧
8分鐘完整影片至少彈了3架次的殲35,也有三款戰機降落使用電磁攔截索的畫面,老實說雙螺旋槳的空警600都彈出去,還能質疑福建艦的彈射噸數,就真的很可笑了。
態度還是要有吧
美國用交流電飛輪儲能彈射,对岸用直流電超級電容儲能彈射
对岸蛮厲害的,實現電磁彈射了
彈射這件事當然是很不錯,很厲害啊,不過我前一篇推文中也說了,真正重點是電磁彈射的故障率,美軍從2017年電彈一直挑毛病挑到現在才改進達到美軍認為勉強堪用的千分之二故障率(之前更高),這本來就是要一直投錢去精進的地方,如果只是說我彈射成功就甚麼大造艦,那我只能說祝好運。
如果海鯤號進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对岸小粉紅都說美國航母的電磁彈射沒辦法發射F-35C ,我也搜尋不到示範影片,那些小粉紅說的是真的嗎?
真心問:美国航母能夠彈射預警機?
傻了==
之前一直把福建號電磁彈射當笑話看,結果……
CVN78好像是跟F35c有些整合問題,短期上艦ok但長期部署好像有問題,所以沒有F35機隊在上面,但CVN-78好歹是正式服役且部署的航母,要懷疑它沒戰力甚至懷疑能不能彈射預警機就真的是腦補了,F35C剛出廠時,福特號已經快完工了,所以缺少維護站設施,沒法長期維修F35C,他的下一台甘迺迪號就出廠有相關保修裝備,可以直接搭載F35C機隊,福特號今天應該已經改裝完成能搭載F35C了
對台灣或歐美而言,能知道每日能彈射多少架次才重要,能不能彈射不重要
起降數這種資訊不會現在公開的,還在測試中
起降數最後一定會拉起來的,畢竟有戰備需求不能低
實際數字為何只能等福建艦參與台灣附近的聯合利劍,到時候從國防部的每日機艦數量能夠大概推敲一下吧
到時候再看看嘍,電彈+重油引擎也就对岸搞,效果究竟如何也只有之後才看得出來
戰演密集彈射量是戰力關鍵,對照組尼米茲級是一天170次起降
短時間彈射才能形成戰力
為達短時間彈射後編隊,尼米茲甲板必須事先停滿飛機,避免電梯升降操作延遲,彈射後才能迅速編隊
对岸彈射成功,驗證目的,可以看到降落勾索以及起飛彈射的畫面,整個甲板都是一發流,會清這麼空,代表彈射的時間無法連續或為了安全性起降清場目的,對中國來說是個成功驗證沒錯,無須詆毀,至於畫面中最後彈射後空中戰機編隊飛翔,那就是外宣純豪洨了
其實完成彈射不奇怪,去年就在做負重模擬彈射了,彈到今年還不能把飛機彈上去,那反而比較奇怪。重點還是能多密集作業,以及兩次故障之彈射次數
沒資料就沒啥好講的,沒法討論的事情
我原本也當笑話看,但現在……現在只能想,之後能不能形成戰力還是未知數
中國軍武與科技確實有長足性的進步這點是事實,要直面事實才談的上有沒有解決方案
超級電容中壓直流電
關切福建號之後的每日彈射架次
只要固定翼預警機能上艦彈射,那基本上戰力要成型了
此等眼力及推論實在優秀 希望能多分享推論過程
實話實說,福建艦基本上可以是台灣大威脅了
航母一向非針對台灣,那麼近
關切福建號之後的每日彈射架次,關注這幹啥,一日彈十次,每次一小時也是彈,三分鐘彈一次,半小時彈十架,也是彈十次
那是藍水相逢與美軍較量的,但目前艦隊相遇機會少
你不可能拿著攝影機對著他拍的,這些最終結果只有解放軍自己會知道 (或加上美國)
美國艦隊自己也怕中國飛彈,所以才於第一島鏈部屬堤豐,想要陸對陸方式保船制敵
不是說每日最大彈射架次才是要關心的嗎?
中國近20年來海軍現代化程度大家有目共睹
沒意外航艦戰力也會用同樣方式一步步建立起來
不要因為对岸外宣常常吹過頭,就以為人家戰力是笑話
那是量化的一種方式啦,不是真的要你數他每天彈幾次(你也沒得數啊)
就事論事,這還真的有點讓人緊張
有些人因為立場就遮眼說对岸軍武是假的,這種自欺欺人的心態真可憐,对岸軍事實力突飛猛進是連美國都承認的好嗎
或改個說法:彈射頻率能壓縮到多密集才是重要資訊
對, 這比較實際
會用每日來量化是考慮到充能時間,但除非是測試,或是真的作戰,不然不會彈成這樣,太消耗了
我也覺得有些緊張,反而是他們在吹什麼做出六代戰機時不會緊張
那他測試也不會彈給你看的,所以除非他主動公布,不然外界是不會知道的
重點是每日平均能彈射架次跟極限彈射架次,這個對航母戰力才是最重要的,能彈還要能一直快速的彈,故障率還要低(這個很重要,美軍目前是搞了快10年故障率才到千分之二),否則真正遇到戰事就可能會因為某些故障而出大事)
------------------------------------------------
葫蘆島海軍艦載機訓練基地的電磁彈射在2014年就開始運作試驗了,這是之前就有的消息了。
電磁彈射和蒸汽彈射當時進行實機競標,以電磁彈射勝利告終,之後這台電磁彈射裝置一直在進行J15t的彈射試驗。
福建艦原來的設計是裝蒸汽彈射器,也因為這次競標結果而緊急修改的設計,開工延遲了兩年。也導致福建艦跟電磁彈射的匹配度沒那麼高,有一條電磁彈射器侵入了降落甲班。
估計下一艘航空母艦會進一步優化改進。
另外就是J35的研製其實也比較讓人意外,這也是技術進步遠超預期,導致的建設路線多次調整的結果。
海軍最初是想大量採購J15的,以多普勒雷達為核心的J15基本型是過渡型號,裝備AESA雷達的J15T和J15D是目標,原本是要批量生產的,空軍是批量採購的J16目前已經生產六百來架,跟J16同代航電的J15T原本也是海軍的目標。
但是601所和沈飛自籌資金研發的外貿型FC31進行了三版構型改進,從這些年的珠海航展中能看到,有三次大規模的實機改進,最後由於進步迅速海軍看中了該機型,於是開始投資研發,研發到一半時空軍又看上了該機型,又注資研發,所以有了J35,而且由於空軍入局更晚,海軍型和空軍型的發動機還不一樣,這也是最近頻繁亮相時,我觀察高清圖片做出的判斷。
海軍型應該是用的WS13改進型發動機,而空軍入局較晚,此時更新一代中推應該已經基本可以裝機,所以選的新一代中推,型號名目前不清楚。
J35的迅速成熟,導致海軍對J15的采購量大量削減,根據目前觀察推測,J15基本型的採購量也就30架左右,目前主要在葫蘆島訓練飛行員,J15T采購量可能也就20多架,J35應該會大批量採購。
前些天我發過一個文,講沈飛新廠區建設的事,沈飛新廠區在2027年預估會投入使用,新廠區的廠房有28萬平方米。
一開始就選擇電磁彈射了,哪來蒸汽彈射能測試
葫蘆島當年也一併建了蒸汽彈射器
只不過蒸汽彈射器當時的完工度低於電磁彈射器。
蒸汽彈射器是中船重工7**研究所研發,電磁彈射器是海軍工程大學研發。
這事還有印象 老實說 我原本以為第二艘就會做電磁彈射 還要和朋友賭 要不是朋友縮了 不然我就輸了一頓牛排
海軍原來沒有要建山東艦,是2008年左右,決策在蒸汽彈射航空母艦前加建一艘的,在遼寧艦基礎上改進的。
2014年左右福建艦從蒸汽彈射設計修改為電磁彈射的。
烏克蘭賣航母給中國是不是真的對建造航母幫助很大?
遼寧艦幫助海軍熟悉了航空母艦運作,建立了一個海軍艦載機隊伍,從無到有,從建立到更好,試驗驗證了各種戰術,所以山東艦才能迅速形成戰鬥力。
某種程度上是的
瓦良格的設計讓中國有個基礎不用從頭開始發展
J15太大台被換掉? 這樣可以裝更多的艦載機
沒買的話就要自己慢慢摸索 需要很多代很多艘來慢慢實踐
一大難關就是從0->1,瓦良格就大幅減少這0->1的時間
声明:网站中所有文章的内容仅供娱乐,不代表网站的观点!